tel: 13309269667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咨讯

**政协委员谈如何长期深入做好节水工作——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议政建言)

所属分类:行业咨讯    发布时间: 2021-06-15    作者:admin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遵循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重大水利工程论证原则,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科学推进工程规划建设,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未来一段时期,如何做好节水治污工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几位全国政协委员围绕这一话题,发表了意见建议。

——编  者

坚持节水优先 实施科学调水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仲志余委员:

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是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地区。自通水以来,受水区水资源短缺状况极大缓解,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提升,生活用水水平大幅改善。但受水区节水工作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存在,应继续推进受水区节水工作,分步实现南水北调工程东中线既定的节水目标。为此建议:

重点深入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等领域节水,以灌区节水改造为重点实现农业节水提效;以工业园区和高耗水工业为重点,加强工业用水全过程管理;以城镇供水管网改造和节水器具推广为重点,大力推进城镇节水降损。

综合运用多种政策手段协同推进。首先要加强管控。加快国家节水立法进程,强化节水执法监管,加大节水违法惩戒力度。将节水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文明城市、单位等各类考核评估体系。建立健全面向政绩考核的用水节水统计制度,推进用水节水统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健全“以水定城、以水定业”为导向的用水总量精细化管控体系,将控制指标落实到不同水源、行业和重点用水户。强化节水督查和问责,明确取用水在线监控责任主体及监控数据的法律效力。

其次要优化市场调节。探索建立取水权有偿取得制度,突出水资源稀缺属性;鼓励各种形式的水权交易,盘活取用水指标存量,满足区域和用水户高质量发展用水需求;全面深化水价改革,合理定价再生水,合理提高工业水价,建立与节水指标联动的水价、水资源费(税)动态调整机制。完善财税金融激励机制,落实节水财政奖补和税费优惠。

水利部调水管理司司长朱程清委员:

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应扎实推进科学调水,全面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为此建议:

组织开展已建调水工程后评估工作。对已建重大调水工程规划、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全过程系统评估,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运用好我国重大调水工程的宝贵经验。

深入分析调水工程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紧密结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水情变化趋势等,科学研判把握水资源长远供求趋势,明确我国水资源宏观配置的方向和任务。

深入践行“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原则。坚持节水优先,把节水作为受水区的根本出路,促进受水区长期深入做好节水工作。强化水资源承载力刚性约束作用,把是否充分节水作为外调水的前置条件严加监管,推动供水结构的科学配置。

遵循“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原则,深化重大调水工程论证。科学构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深入论证调水工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技术经济合理性,加强多方案比选论证;创新工程建管体制机制、筹融资模式,确保调水工程持续健康运营。

加强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建立健全水资源调度管理制度,规范调水行为,实现有序调水、精细调度,全面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抓好节水治污  促进生态环保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委员: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博大精深,“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寓意深远,是新时期我国水治理工作的根本遵循。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扎实做好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工作。

着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辩证、发展地认识人水关系,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要求,实现人水和谐;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地域、全要素、全过程地推进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治理,系统改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

坚持“用.严格制度.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依法治水,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制度、水污染防治制度,坚决杜绝浪费水资源、污染水环境、破坏水生态等行为。加大涉水法律法规执法力度和违法惩处力度,让用水者不敢违法。

建议加强各级党委对水资源集约利用、水环境保护治理、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灾害系统防治的统一领导,加强各级政府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等相关工作的统筹协调,加强节水城市、节水机关、节水学校、节水农业等建设,建设高水平的水友好型社会。加强水治理领域的国际合作,加强国际河流治理合作,促进各国经验交流,共同提升全球水治理能力与水平。  

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副总工程师李和跃委员:

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损害是目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瓶颈,节水也是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损害的有效途径。把节水作为受水区的根本出路,长期深入做好节水工作。为此建议:

提高对于节水的思想认识,把节水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配置、调度的前提。全面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坚持系统思维,充分认识节水和治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节水可以推动治污、治污可以促进节水。

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各领域用水效率,减少污水排放量,协同推进节水、治污和资源化利用。深化各项体制机制改革,引导和推动合同节水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在节水治污领域作用。加强节水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尽快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水生态保护控制红线,把节水优先纳入严重缺水地区的政绩考核,选取地下水超采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典型地区进行先行先试,探索出一套符合实际、行之有效、可以复制推广的经验和做法。以水资源的刚性约束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

青海大学校长王光谦委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四五”时期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体系、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为重点,统筹存量和增量,加强互联互通,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建议以国家水网建设为抓手,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

科学定量区域水资源需求是规划建设国家水网的基础。科学评估生态保护前提下的区域可用水资源量,准确把握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水资源需求,在做好再生水和非常规水资源挖潜规划的前提下核算区域水资源需求量,是统筹规划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水网建设的基础。

调水工程集约供水是大幅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在充分节水的前提下,南水北调和国家水网有目的性地向城市群和大型灌区新增供水,借助增量水资源,通过用水政策、定价机制、节水技术、规模经营等方式实现集约供水和节约用水,可显著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在光热条件优越的西北地区开发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既有利于保证外调水的高效利用,又可通过新增灌区与东部地区的耕地占补平衡拓展东部城市群的发展空间。

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原所长李琳梅委员:

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短缺国家,沿海地区特别是北方沿海的缺水形势依然严峻,地下水超采、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海水淡化是开源增量技术,可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弥补水资源缺口。

将海水淡化作为沿海缺水地区的主要增量水源和南水北调工程的有益补充,将解决工业和城市居民用水,优先保障民生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并进一步拓展其在水资源品质升级、水污染治理、水环境保护上的作用,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为此建议:

提高战略定位,构建多元供水保障体系。从解决区域性水平衡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的角度,提高海水淡化战略定位,将海水淡化水作为主要增量水源纳入地区水资源配置体系,构建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引调水、海水淡化水、再生水等在内的多元供水保障体系。

统筹发展布局,因地制宜推进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发挥海水淡化产业发展部际协调机制作用,理顺海水淡化产水、输水、用水等各个环节。在沿海缺水地区因地制宜布局实施自主大型海水淡化示范工程,推动海水淡化在沿海规模化利用。鼓励将海水淡化技术拓展应用到污水处理等领域。

《 人民日报 》( 2021年06月10日 18 版)

来源:2021年06月10日05:1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陕公网安备61019702000417
客服
在线客服
X
电话咨询
13309269667
二维码

在线客服

客服
- 在线咨询 -
提交留言
在线咨询
动力鹊桥系统